频谱分析仪是一种频率选择性、峰值检测的电压表,它经过校准之后显示正弦波的有效值。时域中的任何电信号都可以由一个或多个具有适当频率、幅度和相位的正弦波叠加而成。换句话说,任何时域信号都可以变换成相应的频域信号,通过频域测量可以得到信号在某个特定频率上的能量值。广泛应用于通用频谱分析、射频记录和回放、EMC一致性测试和故障排除、频谱监测、无线电定位和干扰搜寻等,被称为射频万用表。
那么在选购频谱分析仪时要注意些什么事项呢?
1、频率范围
可测量分析的频率范围是多少,通常测试民用通讯的频率范围在3GHz以内,比如WIfi、蓝牙、对讲机、移动运营商等;雷达微波测试会用到3GHz-44GHz;太赫兹等特高频应用在20GHz-110GHz。
2、动态范围
信号测量的功率范围,通常在-110dBm~+30dBm。
3、分辨率带宽
分辨邻近的两个等幅信号的频率间隔。分辨率带宽越小,可分辨出的频率间隔越小。
4、实时带宽
可以进行实时无缝捕获的频宽,在此频宽范围内无缝地进行FFT计算和频谱触发,有利于瞬态信号的捕获和分析,在频谱监测,雷达系统设计,跳频电台测试,振荡器研发等。
5、POI时间
基于FFT的分析仪,POI指实时频谱仪在截获概率下的信号最短的持续时间,基于该时间保证捕获满足触发定义的任何事件。是对一些脉冲调制信号进行采集的关键指标。
6、相位噪声
衡量仪器内部本振信号稳定度,影响仪器底噪大小,及频率测量精度。相位噪声越小,频率测量精度越高。
7、TG接口
通常用于提供一个跟踪源,对元器件进行扫频特性分析。
8、RF输入
电平包含DC电压和可测量输入功率指标,是仪器可通入信号的量程。
9、前置放大器
通过前置放大器对小信号进行放大,提高测量小信号的范围。
希望上述内容能够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本分析仪。